您的位置 首页 婚嫁攻略

腰椎后侧入路在腰椎手术中最为常用的手术体位介绍

后路腰椎入路是腰椎手术中最常用的入路。除了暴露马尾和椎间盘外,它还可以暴露脊柱的后附肢——棘突、椎板、小关节和椎弓根。手术入路为中线,可向近端或远端延伸。

腰椎后路入路主要用于以下手术:

患者体位

后路入路可在以下两个位置显露:

对于以上两种手术位置,最好使用冷光源头灯照射脊髓周围结构。

△ 图6-1A。后腰椎入路位置。 B. 也可以采用患侧向上的侧卧位。

体表标记和切口

#体表标记

棘突:容易触及。需要注意的是,连接髂嵴最高点的线对应L4-L5椎间隙,这条线只是对手术切口位置的粗略估计。准确定位需要在棘突内插入针头并拍X线片定位,或将切口延伸至骶骨定位。

# 切口沿连接棘突的线进行,从上棘突延伸到下棘突。切口的长度取决于要探查的节段(图 6-2)。

△ 图6-2 沿棘突连线作后正中纵切口。髂棘最高点连线对应L-L椎间隙。

神经平面

神经间平面位于两块椎旁肌(竖脊肌)之间,每块肌肉都由腰神经根后支的一段神经支配。

浅暴露和危险

切开皮肤后,逐层切开脂肪层和筋膜层,直至棘突。用 Cobb 剥离器剥离骨膜下的椎旁肌(图 6-3),暴露棘突、椎板和小关节。在年轻患者中,棘突的尖端是软骨骨骺,可以切割沿中线),然后可以更容易地从骨膜下解剖椎旁肌(图6-4)。

△ 图6-3 逐层切割脂肪和筋膜,直至棘突。椎旁肌被解剖骨膜下。

△ 图6-4 椎旁肌从棘突和骨膜下层剥离至小关节。

如需继续外露,可将关节突关节囊从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剥离。术中关节囊由内向外剥离,穿过下关节突后部;继续下关节突 更多外侧乳突尖端。如需到达横突,继续沿上关节突横向解剖至横突(图6-5).

△ 图6-5 继续向外剥离,从上下关节突处剥离关节囊。将牵开器置于上关节突外侧作为支点,以更好地牵拉椎旁肌。剥离椎旁肌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腰部血管的分支,以免出血。

在小关节附近,两个横突之间的区域是供应椎旁肌的血管区域。这些血管的分支在横向解剖时经常出血后侧体位,这些血管的电烧可以止血。重要的是要注意腰神经的后主支伴随这些血管。由于这些神经分支节段地支配相邻的椎旁肌,这些神经的损伤不会导致椎旁肌的完全去神经支配(见图6-5)。

治疗肛门后侧肿块秘方_后侧体位_后侧体位性交姿势图

深度暴露和危险

使用刮匙或锋利的解剖器去除下层上方的黄韧带插入。黄韧带下可见硬膜外脂肪和蓝白色硬脑膜。钝性解剖,小心向下至椎管前壁,向内侧牵开硬脑膜和神经根(图6-6~10)。

△ 图6-6 切断下椎板上缘的黄韧带起点,去除黄韧带。

△ 图6-7A。在切开的黄韧带边缘插入一个钝的解剖器; B.用镊子取出椎板远端后侧体位,注意黄韧带从上椎板下表面的1/处开始; C.在椎板下方的黄韧带插入点,取出椎板和剩余的黄韧带。

△ 图6-8 黄韧带下可见硬膜外脂肪和蓝白色硬膜。识别神经根。注意覆盖硬脑膜表面的静脉。

△ 图6-9 钝性解剖,小心地将硬膜外侧剥离至椎管前壁。显露椎间隙后侧。

△图6-10显示硬膜囊回缩,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

每个神经根都必须仔细识别和保护。手术野暴露越多,越容易识别神经根,可以牵开神经根以显露椎间隙。如果需要更大的暴露,可以切除堆积椎体的远端椎板。当钝性解剖暴露椎间盘时,神经根周围的静脉丛和椎管前壁更容易出血(见图6-10))。此处遇到出血时,可用凝血酶浸泡过的明胶。用海绵或化妆棉止血;也可以使用双极电凝,但必须注意不要损伤周围的脊髓和神经根。如果器械穿过纤维环前部,有损伤髂血管的风险(见图6-22)。

△ 图6-22 缩回腹膜后,露出主动脉分叉处和腔静脉,结扎骶正中静脉。识别骶岬和主动脉分叉表面的骶前副交感神经丛。

如何扩大切口

# 局部措施

1.为了更好的暴露硬膜囊、神经根和椎间盘,可以切除部分下椎板上缘和上椎板下缘;也可以去除部分小关节。应该注意的是,去除骨组织比过度拉伸硬膜囊和神经根更安全。如果切口很紧,继续解剖暴露段上方和下方的椎旁肌,使肌肉更容易拉开。 2.如果需要暴露脊柱后柱的其他结构,可以尽量解剖外侧突。完整的横向解剖需要暴露小关节和横突,这有利于必要时小关节和横突的融合(见图6-5)。

# 扩展措施是扩大曝光范围。皮肤切口可向近侧或远侧延伸,然后剥离脊柱后方的肌肉,切口可从C1延伸至骶骨。

本文整理自:《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百度文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并采取保护措施,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提交?就是记录自己的医疗路径!就是与更多骨科同行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九九骨科》让你贡献的原因!

投稿邮箱:

关于作者: 情感君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