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证是儿童成年后进入托儿所、学校、就业和出国的“健康身份证”。每个孩子都应该建立疫苗接种证明,并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疫苗。国家规定强制免疫(强制免疫)的疫苗必须接种,即强制免疫也是免费的。以后孩子需要凭疫苗接种证办理疫苗接种证。
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应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明,并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在指定的接种点接种。未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因故搬家、外出、异地居住的,可在新住所或居住地的预防接种所(点)继续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携带疫苗接种证转移后。
当孩子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都完成后,家长应将疫苗接种证明保存在安全的地方,这是孩子进入托儿所、学校、军队或未来出入境检查的健康身份证。
三、疫苗接种证书内容
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朋友,打疫苗一定要按国家规定注射,注射后一定要做好记录,以免忘记什么时候打的,有没有注射,所以, 如果接种护士没有为您做笔记,请务必自己做。疫苗接种不宜过多,同时也不能错过。
以下是注入程序:
-Guérin (BCG):(通常我们所说的疫苗接种)是在出生时进行的,它是一种基本的免疫注射,即每个孩子都必须接种疫苗。对于肺结核的预防,这种疫苗一般只在慢病防治中心有售。
脊髓灰质炎疫苗:(即吃糖丸)2、3、4个月大时每次接种(口服)一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一般在1.5-2岁、4岁时加强一次预防接种证,
注意:此疫苗为口服活疫苗。不要将其添加到温水或热食中。服用时,只能用冷水服用。疫苗必须被带到胃里。另外,接种疫苗后2小时可以吃热食,最好在接种疫苗后2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或其他奶制品。
百合破混合制剂:一般3个月、4个月、5个月,每次注射。以后一般1.5-2岁,7岁强化一次。免疫程序规定两次接种的间隔时间不少于28天。一般8个月注射一剂麻疹活疫苗,4岁可注射。一个助力。通常在 8 个月时注射一剂,在 4 岁时加强注射。
乙肝疫苗:一般在出生时、1个月、6个月时注射一剂。加强剂量应进行血液检查以检查是否有抗体。如果抗体较弱或没有抗体,则应加强。基本上每1-2年需要加强一次。
风疹疫苗:通常在 1 岁时接种一剂。
乙脑疫苗:分为两种,两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同
乙脑减毒活疫苗:一般8个月1剂,以后一般1.5-2岁,6岁加强一次,
乙脑灭活疫苗:一般8个月打2剂,间隔7-10天,以后一般1.5-2岁,6岁加强一次,
计划免疫管理
甲型肝炎疫苗:有两种不同免疫程序的疫苗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包括液体和冻干):2岁儿童接种1剂。
灭活甲型肝炎疫苗:2岁以上儿童接种第一剂,随后每隔6个月以上进行加强免疫,共接种两剂。
扩大免疫服务疫苗类别:
脑膜炎球菌疫苗(A 组或 A+C 组)通常在 2 岁时注射一剂,之后通常在 6 岁时给予加强剂量。注:A组2剂脑膜炎球菌疫苗,间隔3个月接种一次,A+C已接种。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不再接种血清群 A 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月龄、4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1剂,1岁后再接种1剂
水痘疫苗:通常在 2 岁时接种一剂。注意:如果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年满 13 岁,请服用 2 剂,间隔 6-10 周。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通常在 2 岁时接种一剂。注意:特别推荐50岁以上的人使用。
流感疫苗:一般建议接种到3岁或以上,但也有一些地方接种6个月。这个可以根据情况来定,也可以自己选择,但绝对不是打了流感疫苗就不会感冒。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的有效保护期约为1年,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
轮状病毒疫苗:通常在 5 岁时接种一剂。
蓝健精:3个月以上,12岁以下口服一瓶,间隔2-3周再服用一瓶预防接种证,12岁以上口服2瓶,间隔2-3周再服用一瓶。
狂犬病病毒:
咬伤前(暴露前):0、7、21 天服用 1 剂,1 年后加强接种。
咬后(暴露前):每 0、3、7、咬后 14 天和 30 天接种一次。
四、接种证书制度内容
1、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监护人应当到孩子住所内承担疫苗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孩子领取疫苗接种证明。儿童接种疫苗时,接种单位应当核对接种证明并做好记录。
2、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时,由现居住地负责接种的接种单位负责接种。
3、预防接种证明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制定。
4、儿童入园或入学时,幼儿园机构和学校应核对疫苗接种证明,发现未按国家免疫计划接种的儿童应向当地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应当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接种单位督促监护人在孩子进入托儿所、学校后及时到接种单位重新接种。
p>
疫苗接种证遗失怎么补
如果孩子的疫苗接种证明遗失,孩子的父母可以及时联系户口所在地的疾控中心补发。城镇居民和县城居民补发《儿童疫苗接种证》的方式不同。全市所有疫苗接种点都有疫苗接种记录。城市居民可以到经常去的疫苗接种点出具证明,然后到城市疾控中心就诊。您可以重新申请;县城居民可直接在接种现场重新申请。